home

search

机械躯体

  2345年,第一个实验用的机械躯体出炉。这个设计是以机械宠物猫做蓝本,主驱动模块不是连接AI模块,而是连接灵场讯号转换器,再连接到灵场能量源。把猫的灵体附在能量源上,从而控制整个躯体。

  关仪把机械猫放入实验室中,开了能量源,再关上原先为猫独设的能量源。汪华把猫放在了机械躯体上。

  机械猫一动也不动,并没有如计划中活动起来。

  汪华通过感应告诉关仪,猫情绪很波动,要马上停止实验。关仪打开了原来的能量源,好让猫回到原来的状态。

  周大同很失望地研究着哪里出问题了。汪华安慰说,第一次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,不要灰心。

  渐渐地,汪华也可以与周大同进行不稳定的心灵沟通了。大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验,兴奋得不得了。汪华提议增大能量源的功率。功率增大后,果然汪周二人的沟通完全畅通。看来汪华对灵场的控制已经很熟练了。之后的一段日子,功率又经过四次提升。透过观察镜看汪华,灵体光芒变得强大了很多,甚至强大得有点刺眼。

  同时,灵场的数字化存储技术一直也没有进展。

  之后的几年,数次机械躯体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,以至周大同推翻了之前的所有设计。以生物猫的结构为蓝本,用高密度炭纤维做骨骼,用外肌肉代替动物肌肉,用灵场能量源材料代替神经系统。务求完全把生物猫完全复制成机械猫。又经过两次试验,终于成功把猫的全灵体移植到机械躯体上。

  猫失去了身体这么长时间,开始时是很不适应的,但很快又习惯了。

  If you spot this story on Amazon, know that it has been stolen. Report the violation.

  下一步就是做汪华的躯体了。

  大同的愿意是要把机械躯体做得和汪华生前一模一样的,但被否决了。汪华要求把躯体外形做成最普通的机器人,成功后会用实验室的AI助手身份生活在实验室中,以遮掩灵场实验这个机密。

  在2349年,终于完成了汪华的机械躯体,并且一次就试验成功了。

  汪华睁开了眼睛,光感器把光记号传到分析器,多么熟悉又陌生的视觉啊。汪华用手推了一下床,想要坐起身来,但由于不适应自身的重量,没有成功。汪华又试了一次,成功坐直了身。对大同说:“触觉有点迟钝。”

  大同讪笑说:“又不是真的神经网络,数量和敏感度当然会低点。”

  汪华又尝试站立,幸好先用手扶稳了,不至于跌倒地上。又尝试走了几步。新的身体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。

  在2351年,意识存储技术有了发展,可以粗略把意识数字化储存。

  汪华说:“这精度是明显不够的。”

  大同说:“我也知道啊。我比你更心急。我的多个器官已经开始衰歇了。医生说要把它们全部移除,植入血液标准仪。我只见我爸爸用过,不知道效果如何。”

  话还未说完,大同已经完全明白了血液标准仪的原理和构造。血液标准仪是汪华的发明,汪华只需要把所有相关的知识传送到他的意识中,他就如顿悟一样明白了所有。

  大同对这种新的知识学习方法感到很兴奋,说:“还有什么好东西?快传授给我!”

  “滚。”

  “知识越多越好!快点!快点!”

  汪华解释道:“如果我把我所有的意识都给你,你就不再是你,你会变成周大同和汪华的混合体了。”

  关仪和大同都沉默了,他们无从反驳。

  又经过整整十年的研究,意识存储技术终于趋于完善,已经可以把一个人的意识完整保存为数据,储存在电脑中。

  下一步就是要把意识还原到身体上,完成了这一步,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完成了永生了。要做实验,猫是首当其冲的实验品。

  2365年,细胞的重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关仪用猫的基因,打印出猫完整的身体,这已经没有一点难度可言。困难的是怎样才能打储存在电脑中猫的意识,用仪器复制到这具生新的猫身体中。

  经过两次失败的实验,关仪和大同改良了意识写入仪,大大加快了意识写入的过程,减少误差。在第三次实验中,终于把猫的意识植入了猫的身体。又经过三个月的观察,猫与平常的猫无异。实验正式取得成功。

Recommended Popular Novels